特岗教师与编制教师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特岗教师没有编制身份,需要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任教满三年,服务期满后,考核合格可以根据当地情况纳入编制。
编制教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编制教师的招聘通常包括省教育招生办发布的岗位招聘信息和县区内组织的招生考试。
特岗教师:工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人均年2.7万元,中部地区人均年2.4万元。特岗教师在聘用后不得办理入编的手续,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后且选择留任的特岗教师会继续办理入编制的手续。
编制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五险一金、奖金补贴、职称工资等部分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工资也随着教龄增长而增加。编制教师享受在编人民教师相同的福利待遇,如带薪假期和各种补贴。
特岗教师:需要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任教满三年,达到相应的服务期限后,才能选择留任在特岗教师岗位办理入编制的手续。特岗教师通常会被分配到比较偏远的地区,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
编制教师:工作稳定性较高,一旦入职,通常签订合同期为五年,可以在各个城市中找到工作,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编制教师这份工作是非常受欢迎的。
特岗教师:考试难度相对较低,招聘人数较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编制教师:考试难度较大,竞争激烈,难度系数不亚于公务员考试。
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至少有三条出路:一是选择在当地留任,保证有编有岗,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二是异地留转,或到城镇学校应聘;三是可重新选择就业,各地政府包括教育部门要为此提供便利。
编制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工作稳定性较高。
综上所述,特岗教师和编制教师在性质、招聘、福利待遇、服务期限、工作环境、考试难度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选择哪种教师职业,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职业规划来决定。如果希望稳定工作并有较高的福利待遇,编制教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希望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并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灵活性,特岗教师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