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县,古称阴国,位于 湖北省西北部,因地处荆山之北而得名。该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1983年撤销建制,其区域并入现今的襄阳市老河口市。
历史沿革:
唐代:光化县的前身是阴城县,唐玄宗时期改为阴城镇,并一度设立光化军。
宋代:宋神宗时期,光化军被撤销,改为乾德县,后又恢复为光化县。
元代:元至元十四年,光化军再次被撤销,光化县得以重建。
明清时期:光化县名称沿用至清末,民国时期仍为县治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全境解放,老河口镇曾三度设市,市、县并立。1983年,光化县撤销,其区域与老河口市合并,组建新的老河口市。
地理位置:
光化县原位于汉水中游东岸,北邻河南省淅川县、邓州市。县城因汉水水患几度迁移,明隆庆六年定治所于老县城,1945年迁至老河口城内。老河口市地处汉水中游,是鄂、豫、川、陕四省通衢的战略要地。
文化背景:
光化县因光化军而得名,“光化”意为“光大王化”,这一名称沿用了近800年。光化县在历史上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时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湖北省政府鄂北行政公署曾驻于此地。
总结:
光化县作为湖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县份,其名称源于宋代的光化军,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最终与老河口市合并,形成了今天的襄阳市老河口市。光化县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为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