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9 7 4 1 5 9
首页 诗词精选知识

名词解释?

海棠

2025-01-31 02:21:08 阅读:637次

内毒素是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它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在细胞壁的黏肽上。内毒素只有在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细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因此得名内毒素。

{$gdata[title]}

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这种物质在细菌存活时被细胞壁所包裹,不会对宿主产生影响。然而,当细菌死亡或被破坏后,内毒素释放出来,可以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内毒素非常耐热,只有在160℃的温度下加热2到4个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分钟才能破坏它的生物活性。与外毒素不同,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因此不能被稀甲醛溶液脱去毒性成为类毒素。

在临床中,内毒素的释放与细菌的种类、数量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例如,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含量较高,其引起的症状也较为严重。此外,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内毒素的反应也会影响病情的发展。

在畜牧业中,抗生素的应用是产生内毒素的主要原因。有时猪场应用完抗生素之后,出现猪只的死亡,这就有可能是抗生素杀死体内大量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一下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导致的。

温馨提示:
本文【名词解释?】由作者海棠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创新思维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友情链接: 北京违章网特产网美好祝福文案泰国大学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创新思维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