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引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通过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
通过提出问题,如“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为什么需要研究化学平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化学平衡的研究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前测问题“对于化学平衡主题,你都学习过什么?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并举例说明”来诊断学生对于化学平衡主题的结构化理解程度,并挑选典型案例展示,从而明确其角度和思路上的薄弱点。
通过对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强调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是化学平衡研究的重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而化学平衡则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程度。
可以简要介绍化学平衡概念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帮助学生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理解化学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如工业上的合成氨过程,来解释化学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平衡的全面理解。建议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入,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