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帮扶教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为主干,组织党员教师之间建立相对应的结对关系。
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在同一组,同级年级的教师可以在同一组。
教师党员之间需建立近期的联系,互相了解彼此现阶段的工作情况及专业成长瓶颈。
党员教师结对之后不得更改,如在活动期间出现需要更改的情况,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再行更改。
围绕学科教学、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
通过建议互相讨论、相互评价、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每个组需要依据相对应的学科特点和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科突破计划并定期进行共同研究。
整个活动周期为半年时间,从开始之日起,党员教师需要在活动规定的期限内按月汇报一次活动情况。
调查摸到,制定帮扶计划。
通过帮扶计划,明确帮扶对象、措施。
指导教师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组织教师业务学习。
交流学习心得。
开展帮扶活动。
由校长亲自抓好落实。
与结对教师谈心、沟通。
充分利用示范课、研讨课,共同提高素质,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形式。
认真对待,党员教师要制定帮扶计划,做被帮扶教师的帮扶总结。
要接受指导教师对上课、教案、作业批改等方面的检查、建议和指示。
师德方面:树立依法执教,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育教学方面:通过一起学习、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这些内容旨在通过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