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全额事业编制的教师享受全额财政拨款,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这类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差额事业编制的教师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这类编制常见于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的教师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类似于企业。这类编制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行政编制的教师属于国家行政编制,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公务员是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享有稳定的待遇和级别。
公益性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包括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这些岗位多为政府投资开发的,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合同制教师没有事业编制,但通过学校聘用,工资福利相对较差。合同到期后,学校和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续约,稳定性较差,但报考压力较小。
聘用制教师是通过招聘考试进入学校任教,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具体待遇和合同条款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异。
特岗教师是指在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刚考上时没有编制,但三年服务期满了之后通过考核可以获得编制。
控制数教师入职时没有签订合同,名单需要报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在有空编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考核直接办理入编手续,属于准编制。
备案制教师是指通过一定程序备案的教师,其编制和待遇通常参照事业编制教师,但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
代课教师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教师,通常没有五险一金,等原老师回归岗位后,代课老师还有可能被解雇,因此工作稳定性较差。
建议:
正式编制: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正式编制教师,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和各种劳保、职称、学历、干部待遇,工作稳定且有保障。
合同制教师:如果无法获得正式编制,可以考虑合同制教师,虽然待遇较差,但报考压力小,稳定性相对较好。
特岗教师:对于希望投身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教师,特岗教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服务期满后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
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虽然不稳定,但可以作为临时过渡,积累教学经验和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