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50, 全称为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是毒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指标,用于衡量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强度。它具体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导致一半试验总体(通常为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死亡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
LD50的定义和含义
半数致死量:LD50能够杀死试验总体中一半的个体,其数值越小,表示该物质的毒性越强;反之,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应用领域:LD50广泛应用于医学、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用于评估新药物、化学品或其他物质的毒性,以便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化学品的使用,确保人们的安全和保护环境。
LD50的计算方法
实验设计:LD50通常通过将某种化学物质以不同剂量投入到试验动物中,并观察在特定时间内(如96小时)导致50%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来计算。
统计方法:LD50及相应置信区间是由剂量-反应模型得出的最常用的统计量,用于描述和衡量毒性的强度。
LD50的单位
常用单位:LD50的常用单位是毫克/千克体重(mg/kg),表示每公斤体重所需的最小剂量。
LD50的历史背景
发明者:LD50的概念最先由J.W. Trevan于1927年提出。
LD50的其他相关指标
LD50/30和LD50/60:这些指标分别指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导致受试总体在30天或60天后半数死亡的剂量,常用于描述辐射毒性。
通过了解LD50的定义、计算方法、单位、历史背景及相关指标,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毒理学中的重要指标,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