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姓是汉族传统复姓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与越王勾践的后裔有关。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后来越王无疆被楚国所灭,无疆子蹄被封为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其后代便以欧阳为氏。
欧阳姓的郡望为渤海,在历史上,欧阳姓家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和英勇将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欧阳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
欧阳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一度被迫改为单姓欧氏或阳氏。据《宁远县志》记载,元朝末年,欧阳氏家族为主的起义军被明太祖朱元璋意图招安,后改为单姓“阳氏”以避灾祸。直到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欧阳氏家族方得以恢复欧阳复姓。
截至2014年统计,欧阳姓人口约为324万,在中国排名86位。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