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先生历险记》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徒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遂借电光觅得之。入其门,登其陛,见殿靡虚掩,有小隙,将入。忽一道闪电,照亮了殿堂,他看到了一个被绞死的女人,非常惨烈。先生非常害怕,赶紧离开。这时,寺门大开,一个女鬼冲了进来,雷电不停。先生担心自己是否会遇到麻烦,但是女鬼却满脸血污,抱着一个死婴,似乎有冤屈无处申诉。
翻译:
乌有先生是中山的一个普通百姓。他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谋生,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对毁谤与赞美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七十三岁,只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授予他官职,但他都婉拒了,认为自己是一个边鄙野人,不足以胜任小吏的职位。亡是公一向与乌有先生交好,但两人因相互忙碌,多年未能相见。终于,亡是公亲自前往中山拜访乌有先生。两位老者见面非常高兴。乌有先生请亡是公品尝自己酿制的酒,两人畅饮到深夜仍未尽兴。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亡是公共饮,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治乱之事,非常开心。不知不觉中,乌有先生已经有些醉了,但亡是公却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昏迷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叫来邻居请医生来看,但医生说亡是公的情况非常危急,已经无法救治。乌有先生想到山中有一位名叫子虚长的医生,人们都称他为今之仓、鹊,他的医术非常高明。如果能请到他来医治亡是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路途危险,没有人愿意前往。乌有先生和老妻商量后决定自己去请医生,老妻则留下来照顾亡是公。当时是六月晦日,天色黑暗,道路崎岖,前行困难。到了半夜,天空云密,雷电交加。乌有先生想找个村落躲避一下,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暴雨突然来袭。他想起之前曾经路过一座兰若,于是借助电光找到了它。他看到殿门虚掩,有一道小缝,于是准备进去避雨。但是突然一道闪电,照亮了殿堂,他看到了一个被绞死的女人,非常惨烈。乌有先生非常害怕,赶紧离开。这时,寺门大开,一个女鬼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