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9 7 4 1 5 9
首页 诗词精选诗词精选

商鞅传原文及翻译?

素心

2025-01-30 03:54:03 阅读:678次

商鞅传原文及翻译

{$gdata[title]}

原文

《史记·商君列传》节选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翻译

《史记·商君列传》节选翻译

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即商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以图强,但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尚未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动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走了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镒黄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没有欺骗民众。最终,商鞅公布了法令。

法令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商鞅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并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扰乱教化的人”,全部迁居到边境城堡。此后,百姓中就没有人敢于议论法令的是非了。

建议

商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需要赢得人民的信任。通过立木取信于民,商鞅成功地推行了新法,使秦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这一历史事件也提醒我们,在推行改革时,领导者必须确保透明度和公信力,以赢得人民的支持。

温馨提示:
本文【商鞅传原文及翻译?】由作者素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创新思维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没有了
友情链接: 北京违章网特产网美好祝福文案泰国大学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创新思维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