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的原文是 “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出自明代朱之瑜的《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贤之人有自己的生活之道,他们既不骄傲也不自卑,更不会献媚。其中,“不骄不躁”意味着做了好的事情不要骄傲,事情未处理好不要急躁;而“不卑不亢”则是指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态度谦逊、举止得体,既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能够保持恰当的分寸和尊严。在外交场合,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外邦人面前所展现出的风骨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