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能得以成就;教育人民端正,没有礼就不可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的介入,就不可能解决;君臣、上下级、父子、兄弟之间的名分礼遇,没有礼便不能;出仕、学习时侍奉尊长及老师,没有礼就无法使双方的关系变亲密;班朝治军,莅官行法,没有礼的威严就无法执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没有礼就不可能真诚庄重。因此,君子应该恭敬、节制、退让以明确礼仪。
这段话强调了礼在道德仁义、教育、人际关系、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遵循礼,才能实现道德仁义,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